由創新點子到推出服務,需以實證支持,再經實踐驗證,一步一腳印才能找出服務的最佳實踐方案。透過實證案例的分享,展現每個項目的心路歷程及成果,讓服務者集益廣思,彼此共學。

pwscover_landscape pwscover_landscape

育有SEN 兒童的家長面臨多重壓力。SEN 兒童的家長經常因孩子的學業成績不佳、睡眠和行為問題,以及對未來的擔憂而感到焦慮。他們還會面對更多的家庭衝突、親子關係危機和夫妻關係危機,而家長的壓力和焦慮型養育方式亦會顯著影響兒童的焦慮程度。

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的家長,可能引發出一系列身體症狀及心理健康問題,如高血壓、皮質醇水平上升、免疫功能下降及生活滿意度降低。因此,紓緩家長的焦慮和壓力對於改善兒童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。

本研究計劃實施一種新的混合式服務模式,將通訊科技與面對面服務結合,以提升家長的情緒抗壓能力。研究的結果,實驗組參加者在情緒抗逆力、應對能力、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。值得注意是,介入措施不僅能即時提升他們的心理韌性,並於小組結束後六週得以維持,顯示能持續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。【查看更多】

作為家長,每當孩子出現極端情緒時,需要適當回應,方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。與孩子共讀繪本不僅可提升孩子閱讀的興趣,還能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由來,更重要是家長與孩子一同創造優質親子時間,建立彼此連繫,增進感情。

2023至2024年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進行「親子Zoom繪本小組」的成效研究,了解引導啓發式對話共讀對改善親子關係及家長壓力的效果,小組主要以Zoom形式進行,由社工進行共讀,家長則在旁觀察及參與。

研究結果顯示,參與「親子講故事」活動後,參加者在家庭功能、兒童情緒消極及不穩定性方面,均有顯著改善,且效果於兩個月後的追蹤測試時仍能維持;而親子衝突方面亦有下降。【查看更多】

cover cover

協助夫婦共同面對及處理婚姻關係中所遇到的困難,是現時家庭服務的重要元素。為協助新婚夫婦進入婚姻及適應不同階段的婚姻生活,香港明愛家庭服務於2023年9月設計了本港首本名為《我願意+》《Marriage +》From Me to We新婚篇婚姻自助電子書,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「賽馬會智家樂計劃」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於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,就自助電子書進行了成效研究。

結果發現以四節電子書自學模式,需時短、劑量低但頗具成效,能夠幫助新婚夫婦過渡初婚期所面對的各種挑戰,有效提升夫婦的婚姻滿意度。其中男性更樂意透過電子媒介接收有關婚姻培育的資訊及活動,而女性在情緒調節策略上有顯著改善。【查看更多】

當人生處於逆境,個人情緒以至家人關係往往大受影響,若能及早培養個人情緒抗逆力,除了有助保障精神健康之餘,又能否鞏固家庭關係、改善家庭功能?「賽馬會家伴毅行計劃」於2020至2022年透過以實證為本的方法,提供三層預防服務,目標正是協助參加者提升個人以至家庭的情緒抗逆力。 實踐與研究有如一銀的兩面,彼此相輔相承,「家伴毅行計劃」的開展,建基於一個核心理論基礎「情緒抗逆力」(Emotional Resilience),並運用實證有效的「認知行為治療」介入模式,協助出現情緒困擾的家庭服務對象,計劃最後亦透過實證研究方式確認服務成效,以深化日後的家庭服務內容。 【查看更多】

育有學前子女的家長們面臨對著不同的壓力,例如親子關係、經濟壓力、子女成 長發展及夫婦關係等,這些壓力容易造成個人負面情緒,導致家庭衝突,最終影 響子女的情緒及成長發展。

2022年2月協康會與香港浸會大學黃富強講座教授共同合作,建立一套實證為本及以認為行為治療作核心的輔導工具,協助學前兒童家長掌握情緒控制的方法,以減低照顧子女的壓力及負面情緒,從而減低子女出現負面情緒的機會及提升親子關係。

研究結果顯示,這輔導手冊具有明顯的成效,能有效地幫助家長們處理壓力,並在面對各種挑戰時保持積極和正面的態度。當家長負面情緒減少時,子女的情緒和行為困難也相應減低。 【查看更多】

i-Hub歡迎社福機構及同工的互動參與,投稿分享創新服務的心路歷程,形式不拘,請來函 jcsflp@hkbu.edu.hk,讓更多人共享寶貴的服務經驗及資源。

 

歡迎分享/投稿

有經驗想分享?i-Hub歡迎社福機構及同工的互動參與,投稿分享創新服務的心路歷程,形式不拘,請來函jcsflp@hkbu.edu.hk,讓更多人共享寶貴的服務經驗及資訊。